從研究所和家人的一趟廣西桂林之旅後,我再也沒踏上中國土地上
在這段空白的時間裡,家人到了中國經營新的幼兒學校
而我退伍開始工作後,也開始接觸到接受基金會贊助、來自中國的種子醫療人員
在基金會青島義診結束後,我和長庚顱顏中心的醫師兩個人踏上了這次中國的評估合作之旅
5月28日這一天,台灣的天空飄著細雨,一大早和醫師碰面之後,隨即搭乘澳門航空的飛機前往澳門轉機
空蕩蕩的澳門機場,大多數是在這轉機的台商或其親友,幾乎沒有要進澳門觀光的旅客
短暫的等待,搭上了轉往深圳的飛機
這一天我們將在深圳轉往山西太原,拜訪四月才剛返回中國的種子醫療人員
沒想到剛剛搭上前往深圳的飛機,就在機上廣播聽到不好的消息,因為天候關係飛機暫時無法起降
目前分類:BART@海外義診日記 (80)
- Jun 05 Mon 2006 22:53
【中國評估合作之旅】在風雨中出發,期盼看到新希望(1)
- Jun 05 Mon 2006 08:19
【我的日記】那山‧那人‧那溫暖與友誼
5月28日清早的飛機前往大陸,直到昨天深夜才返抵台灣
一路上遇見了許多人,經歷許多事,感受到許多溫暖與友誼
這趟大陸的評估之旅,真的讓我感觸良多
雖然在寫這篇日記的時候,身體還是疲倦的
能夠在自己BLOG上和大家說聲:「我回來啦」
這是一種回家的感覺,期盼很快可以把這一路上經歷的點點滴滴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山西這個貧困的省分,感受到大陸內地緩步發展的困境
高原、塵土、擁擠的人潮與車潮,即使是這樣窮困、經濟慢步的省分
剛剛從台灣學成返回大陸的種子醫療人員正在為開展業務而努力
從與院方高層溝通,到爭取進一步支持,我看到他們的努力
- May 24 Wed 2006 08:27
【義診大小事】比義診團更清楚義診時間的飯店人員
時間過得很快,再過兩週我們即將前往柬埔寨
展開今年度於柬埔寨的義診工作
在柬埔寨義診已經邁入第六個年頭
對於當地的風土民情與生活多少有一些瞭解與感情
每次去柬埔寨義診大概都搭乘同樣的班機、住同樣的飯店、吃熟識的餐館...等等
為了安排團員的住宿的問題,昨天撥了電話到金邊
那間我們非常熟悉的旅館--百樂大酒店
電話那頭服務人員接起了電話,服務人員習慣地用英文接聽訂房的電話
我也用英文大致說明這次要預定的房間數與進駐的日期
- May 23 Tue 2006 08:15
【義診大小事】前進青島...用愛彌補唇顎裂孩子的心
當辦公室看到堆在地上的紙箱,上面貼著基金會LOGO
意味著用愛彌補醫療團即將出發
週日早晨,當許多人還在沈睡的時候
基金會的用愛彌補醫療團已經悄悄出發,這次的目的地是大陸的青島
為什麼要去青島呢?
因為基金會幾年前已經邀請過青島的醫療團隊到台灣來學習唇顎裂手術與照顧
這批青島的種子醫師已經在當地開展唇顎裂的醫療服務
為了幫助這些種子能繼續在當地紮根,更希望他們能開花結果
- May 22 Mon 2006 15:43
【BLOG大冒險】接受"部落格有啥了不起"專訪錄音,與朋友們分享

不知道朋友們有沒有收聽昨天晚上的"部落格有啥了不起"節目呢?
我知道有些朋友錯過了收聽「2006部落客金邊義診日記」的專訪
沒關係,貼心的阿民嫂與葉子妹將這段專訪,放在節目網站上
想聽的朋友可以點選下面連結線上收聽
BART接受阿民嫂與葉子妹專訪的節目錄音
聽完也別忘記給我一點回饋或是意見喔...
- May 15 Mon 2006 08:24
【義診大小事】義診前,從採購義診器械開始...PARTⅡ
或許很多朋友不是醫療背景出身,對於採購醫療器材與設備沒有太多概念
像是圖片裡的兩盒縫線,可以請大家猜猜看它的價值(先賣個關子,最後再公布答案)
過去義診的相關醫療器材與設備都是請醫療團的護士協助準備
隨著基金會義診出團次數逐漸增多,還有考量減輕團員準備工作的負擔
同時也希望瞭解基金會每次義診所需使用的相關醫療器材與設備
這個工作就回到我身上,希望為基金會的義診工作建立制度化的基礎
這不是我第一次為基金會採購醫療設備
去年南亞大地震的時候,我就深深體會過隔行如隔山的辛苦
我必須要像個好奇寶寶,不斷詢問相關醫療人員與廠商
- May 12 Fri 2006 16:43
【義診大小事】達文西密碼? VICRYL? PDS? DEXON? 這是啥米阿?
桌上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怎麼有這麼多我看不懂的名詞呢?
VICRYL? PDS? DEXON? ETHILON?
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玩意?
一堆沒有意義的單字組合,看起來是一個難解的密碼
有人知道這代表什麼意義嗎?
仔細看看第一章圖片上文字,答案自然就浮現了
原來這麼一大堆英文單字,其實就是基金會海外義診最重要的器材之一
- May 10 Wed 2006 08:20
【義診大小事】到國際衛生讀書會分享基金會的海外服務經驗
桌上的CD是昨天晚上在讀書會收到的禮物,兩個筆袋背後是一個動人的故事
離開學校有一段時間,很久沒有參加讀書會這樣的小團體分享
在朋友阿PO的邀請下,昨天晚上和一群長期關心國際人道援助議題的朋友們
分享了基金會在從事國際合作工作上的點點滴滴
讀書會的成員來自四面八方,有醫師、NGO工作者、學生
其實人道援助議題在台灣也正蓬勃地發展、漸漸受到注目
很開心看到這麼多關心人道援助工作的朋友們,更開心能分享基金會的經驗
基金會投入國際合作的工作已經八年,就像是一步一腳印
- May 09 Tue 2006 08:16
【義診大小事】義診前,從採購義診器械開始...PARTⅠ
這個月,基金會的義診團即將出發前往中國大陸進行義診
在過去的義診經驗裡,常常需要仰賴護理人員協助準備義診醫療相關器材
隨著基金會義診團出團次數越來越頻繁,我更需要去瞭解與學習
昨天收到了一間醫療器材廠商寄來的一箱手術用器材--手術用電燒
什麼是手術用電燒呢?
我第一次看到手術用電燒,是去年年底前往柬埔寨義診時
這是外科醫師手術時,重要的器械之一,主要是幫助手術患者傷口的止血癒合之用
- May 04 Thu 2006 08:26
【義診大小事】一群有夢的朋友~民間援外組織聯誼會
昨天下班沒有像往常一般直接回家
因為工作關係,有機會參加一個由一群有夢想朋友組成的團體~民間援外組織聯誼會
民間援外組織聯誼會是由臺灣五個長期關心國際人道援助的組織自發性組成的小團體
成員有路竹會、伊甸基金會、知風草協會、中華至善協會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
大家定期聚會,分享彼此在援外工作的經驗與資源,同時討論一年一度的聯合行動
昨天是我第一次參加聯誼會的聚會,感覺就像是老朋友相聚般,輕鬆自在
成員們當然不忘恭喜剛剛獲得衛生署醫療奉獻獎的路竹會
這些老朋友們除了聚會分享之外,更希望能為發展中國家做些什麼
去年大家一同前往柬埔寨進行聯合行動,在那次的合作經驗裡
- May 02 Tue 2006 08:28
【義診大小事】來臺灣尋夢的泰國小姊弟
週五晚上,很多人趁著連續假期前回家、或者出遊
而我和幾個醫師在醫院裡等待來自泰國的兩位小朋友
這是他們第一次出國,也希望在這次旅途中尋求重拾新生活的方法
這兩位來自泰國的小朋友,是慈濟泰國學校的華僑
她們是姊弟,同樣患有小耳症,在醫師的推薦下來到臺灣尋求治療的機會
素未謀面的我們,僅靠著一封E-mail聯繫,基金會希望可以幫得上忙
所以在週五晚上,我和幾位醫師就在醫院等待她們的到來
當我聽到有泰國的小朋友要來看診,雖然臺灣醫師的語言能力不是問題
但我知道我有更好的幫手,那就是兩位正在醫院學習的泰國醫師
- Apr 26 Wed 2006 08:24
【義診大小事】來自柬埔寨的DHL
前幾天,桌上有一份DHL郵件
大約每三個月,我就會收到這樣的郵件,而且同樣來自柬埔寨
原來這是基金會在柬埔寨種子醫師寄來的郵件
為什麼每三個月就要寄一次給我呢?
其實簡單的說,就是基金會對於海外合作方案的一種堅持
從去年開始,基金會就和柬埔寨的國家兒童醫院有一個新的合作計畫
為了擴大讓更多窮困的柬埔寨唇顎裂患者來到國家兒童醫院就醫
基金會提供了當地窮困患者就醫的交通費補助,以及手術期間的生活費補助
- Apr 21 Fri 2006 13:04
【義診人物誌】溫和熱心的柬埔寨阿公~Dr. Vanna
去年剛來到基金會工作,我認識的第一個基金會種子醫師就是Dr. Vanna
大家都習慣用台語叫他"阿公",因為他已經當祖父了
因為接受基金會贊助,來過臺灣接受唇顎裂醫療手術的訓練
當他聽到人家用台語叫他"阿公",他總是以微笑回應
還記得去年年底的柬埔寨義診
在我眼中,阿公總是不厭其煩地跟患者詳細說明診斷與手術的過程
有時看到患者臉上露出難過的表情,阿公總是伸出他有力的雙手
拍拍患者的肩膀,要他們不要擔心,他會盡力做好每一個手術
有一次私底下訪問了幾個阿公的患者家長
- Mar 21 Tue 2006 20:32
【菲律賓義診日記】一份愛的禮物(5)
短短四天的時間,在菲律賓的義診活動暫告一段落
在手術結束前,有位醫護人員拿了一袋東西進到休息室裡
等到手術事理的手術全部結束了,菲律賓的醫師告訴我們,這是她準備給我們的小小心意
謝謝來自台灣的愛與關心,同時支持他們在菲律賓推動唇顎裂的相關服務,造福更多的患者與家庭
原來菲律賓的醫師知道我們喜歡菲律賓的糕點
她媽媽特地親手製作了布朗尼蛋糕,送給台灣義診團的每個伙伴
這樣溫暖、體貼的心意,真的讓大家都非常感動
雖然不是什麼昂貴的禮物,滿滿的心意更顯無價珍貴
帶著這份禮物,我們回到台灣,和辦公室的同事們一同分享來自菲律賓的愛心禮物
- Mar 20 Mon 2006 08:19
【菲律賓義診日記】給生命一個機會,用愛彌補生命的缺憾(4)
菲律賓是一個普遍貧窮的國家,國民平均薪資所得約6000新台幣
當家裡誕生了一個唇顎裂小寶貝,因為龐大的手術醫療費用
可能馬上就會讓一個家庭面對重大的經濟壓力
雖然在當地種子醫師努力下,透過一些國際組織為貧困患童申請到部分醫療補助
但由於補助金額與名額有限,很多心疼小寶貝的家庭仍需要尋求管道支付龐大的醫療費用
這趟義診,在門診時間,我注意到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小嬰兒車來到顱顏中心求診
看到這對年輕夫妻臉上,透露出無助茫然的表情,連我都可以感受到他們的壓力與辛苦
詢問之下,原來他們剛出生的小寶貝罹患了一種罕見的先天顱顏疾病
經過醫師診斷,這個孩子腦壓過高,需要立即進行手術疏壓,否則孩子可能要面臨生命的危險
- Mar 18 Sat 2006 07:45
【菲律賓義診日記】見證NCF菲律賓分會的誕生(3)
結束第一天的義診,看到這些菲律賓種子醫師們的努力和患者臉上的笑容
我深刻地體會到基金會投入國際合作工作的意義與重要性
當然這次來菲律賓的另一項工作,就是協助種子醫師們設立NCF菲律賓分會
希望帶當地患者與家庭更多元、全面的服務
我們瞭解菲律賓經濟雖然飛黃騰達過,但也因為政局不穩與貪污問題,讓整個國家發展停頓,甚至倒退
但是種子醫師們並沒有忘記,當初來台灣看到基金會提供患者與家庭的服務
他們也盼望有一天菲律賓能有一個服務唇顎裂患者與家庭的基金會
3月13日晚上,我們在第一天義診結束後的餐會上,見證了NCF菲律賓分會的誕生
這一天晚上的聚餐,邀請了熱心參與NCF菲律賓分會成立的伙伴
- Mar 17 Fri 2006 08:19
【菲律賓義診日記】在菲律賓,種子醫師是我們的驕傲(2)
基金會的跨國義診活動,不像是在電視上常見的大隊人馬,我們永遠都是輕裝簡行
因為我們強調的不是短暫的手術服務,基金會放的更寬更遠
義診除了協助手術進行之外,更重要的是和當地的種子醫師進行臨床的督導與教學
不斷充實他們的專業,讓他們持續前進與成長
這一次我們義診團裡,只有兩位醫師和一位護士
基金會希望義診團是與當地的醫療團隊"一起工作",而不是"配合"我們工作
透過義診的合作,真正融入當地的環境,希望給他們一些鼓勵與勇氣
羅慧夫醫師知道這裡的困境,而他也很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
- Mar 16 Thu 2006 08:10
【菲律賓義診日記】前往陌生的國度,分享臺灣的愛(1)
3月12日星期天上午,基金會的用愛彌補義診團即將起程前往菲律賓,展開一年一度的菲律賓義診活動
由於基金會培訓了三位菲律賓的種子醫師,因此菲律賓的義診團規模是小而美的
這次羅慧夫醫師直接由美國飛到菲律賓和我們會面,加上高雄長庚的一位醫師與護士
我們將在馬尼拉會面,與菲律賓的種子醫師們進行義診活動
此行除了進行義診之外,另外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討論菲律賓分會的發展
雖然距離臺灣只有短短兩個小時左右的飛行時間
菲律賓對我而言,是一個非常陌生的國家
當我們抵達菲律賓,由於這次義診有向外交部事先報備
所以有臺灣駐菲律賓外館的朋友們到機場來接機
- Mar 11 Sat 2006 19:58
【我的日記】前往菲律賓:與羅慧夫醫師相遇
兩週前才剛從日本員工旅遊回來,明天又即將前往中正國際機場
準備出發到另一個陌生的國家-菲律賓
這次要去菲律賓作什麼呢?
當然不是去旅遊,這次菲律賓之行是有重要的工作要進行
基金會在菲律賓的年度義診將於明天展開,同時還要討論成立菲律賓分會的籌備事宜
這次的義診行有一點不一樣,因為好久不見的羅慧夫醫師將由美國直接飛往菲律賓加入義診行列
同行還有一位高雄長庚的整形外科醫師和開刀房護士,當然還有執行長與我
醫師和護士將在馬尼拉與民答納峨兩個地點,和基金會培訓的當地種子醫師合作義診
- Dec 30 Fri 2005 07:59
【柬埔寨義診日記】12月11日-掰掰‧柬埔寨(20)
在金邊進行義診工作,每天往返飯店與醫院之間
都會注意到一棟非常顯眼、有特色的建築,它就是金邊的中央市場
這座建築是由法國人在1950年代所設計捐贈的,讓金邊市區的攤販與市集得以集中管理
鵝黃色的建築顏色,加上龐大的佔地面積,還有獨特的外觀設計,讓人不注意它的存在都難
如果你要問:這裡到底有多少攤販呢?
答案肯定是:似乎不是很容易數得清楚